2025年9月29日刊| 总第4104期
很多人不看好今年的国庆档票房,可偏偏从预售阶段起,国庆档影片也不争气。
截至9月29日上午9时,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国庆档新片点映及预售总票房合计为7952万元。相比去年国庆档预售破亿的数据,今年的成绩无疑逊色许多。
其实,今年的国庆档存在诸多有利条件。
从时间上看,中秋加国庆,双节合一,共计8天长假,较往年国庆假期多一天,这是国庆档的“天时”。
从类型上看,今年的国庆档电影比较丰富。如果算上重映的《阿凡达:水之道》,档期内共有13部影片上映,涵盖了奇幻、喜剧、警匪、战争、动画、剧情等多种类型,对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偏好的观众来说,都能各取所需,这是国庆档的“地利”。
只是增长缓慢的票房预售曲线,显示出观众的积极性并不高。近年来国庆档的观影总人次和总票房都在不断下滑,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去年档期内的票房成绩是21.05亿元,那么,今年的国庆档总票房会不会继续下滑,跌破20亿元大关?很多业内人士心存疑虑。
展开剩余87%在与几位影城经理的交流之后,我们更进一步确认了国庆档坐拥“天时地利”,唯独缺一点“人气”的局面。观众的观影习惯已经改变,看不到好口碑不入场是常态,所以预售开始后,观望情绪浓厚。
品相不足以吸引看客,就只能靠品质来召唤观众了。前哨战不利,就得靠后验的口碑反败为胜了。这,已是今年国庆档影片的华山一条路。
见林不见木,排片老大难
今年国庆档的电影不好排,这是周武所在的电影行业群的共识。作为中部某省会城市的影城经理,他也为今年的排片发愁。
发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电影的时长普遍超过两个小时,二是缺乏有号召力的大片。
希区柯克有一句名言,“电影的理想长度应该与人类膀胱的忍受时间相符”。然而如今的电影越拍越长,除了《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之外,其他国庆档新片的片长均在120分钟以上,最长的《志愿军:浴血和平》甚至达到了143分钟。
影城经理提供的新片信息表
想让观众在两个多小时里不碰手机,老老实实看完一部电影,变得越来越困难。
而且时长越长,意味着影城在同等时间内可排映的场次越少,投入产出比越低。可见无论是观众体验还是影城的经济账,都不欢迎太长的电影。
在影片的号召力上,国庆档的影片显得势均力敌。用周武的话说,就是长处突出,短板也突出,没有哪部占绝对统治地位。
《志愿军:浴血和平》(以下简称《志愿军3》)是志愿军系列的第三部,也是今年国庆档独一份的主旋律电影,和档期氛围比较适配。
这一系列的前两部都在国庆档上映,累计票房超过20亿,有着相对固定的观众群。只是今年主旋律电影扎堆,《东极岛》《南京照相馆》《731》等电影已经消耗了太多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的热情。
《刺杀小说家2》也是续集,但是和前作间隔了4年,观众的记忆已经模糊,看前作的2000多万人会有多少选择看第二部,确实要打一个问号。
好在《刺杀小说家2》的演员阵容颇有亮点。出演本片的辛芷蕾前不久刚刚获得威尼斯影后的荣誉,极大增加了本片的讨论度。而时代少年团丁程鑫的参演,也贡献了一定的流量。
《震耳欲聋》关注听障人士群体,题材特殊,且开画时间定在10月4日,晚于同档期其他电影,但开启预售后冲劲十足,领跑档期预售。
除了预售前三名之外,后面的电影虽然预售数据不佳,但也都有各自的亮点。
《浪浪人生》是档期内稀缺的喜剧。《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则有易中天的加持。《毕正明的证明》从演员阵容到主创团队都给档期贡献了新鲜血液。《风林火山》比较吸引影迷,而《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也有固定的受众。
面对这样的新片阵容,周武最终决定不舍弃任何一部影片,全部都排,万一从中跑出一匹黑马呢?
有人点映抢跑,但成效有待观察
国庆档预售的增速缓慢,说明了新片吸引力不足。
换一个思路,既然没有强势的影片,那么对自身质量有信心的电影通过点映提前抢跑,成了一种可操作性极高的选择。
目前的电影院正青黄不接。虽然《731》在每日票房中的占比仍然很高,但增速已经放缓。如果此时有新片入场,确实可以起到拉升大盘的效果。
9月25日,《浪浪人生》率先开启25城点映,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点映时间为27至29日。
这波点映的时机选择巧妙,抢占了国庆假期前最后一天休息日。片方此番操作明显是希望前期口碑发酵,先声夺人,在国庆档排片大战中抢占先机。
《震耳欲聋》于9月27日宣布开启点映,时间为10月2日和3日的14:00-22:00。作为一部开画时间定在10月4日的电影,它将面对前期上映的影片档期占先的局面,开启点映则将起跑线提前,有助于改善不利态势。
但在广州某影城经理冷冬看来,这波点映的成效有待观察。
冷冬举例今年暑期档,档期内有多部影片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点映,有的助力影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有的则提前暴露自身缺陷,影响了票房。
至于点映起到的口碑发酵作用,冷冬也直言越来越鸡肋。
“过去讲究首波口碑,点映可以吊足观众胃口,但是现在首波口碑已经越来越不被观众信任。”
观众的观望心理今年尤其明显。长期以来各种“炸裂”“泪目”的口碑营销,让观众吃了太多次亏。现在观众的应对策略就是尽量不冲第一波,先观望,等开画后真实观众的口碑再决定是否买票进场。
普通观众的购票决策明显延后,对点映的影响极大。
本来点映的出发点就是让一部分真实的路人口碑被看见,但现在普通观众不进场,粉丝进场的比例就会增加,这就反过来让口碑变得没那么可信了。
“点映普通观众来得越少,粉丝浓度越高,口碑越不可信,正式上映后‘见光死’的概率也越大。这是一个死循环。”冷冬无奈地表示。
路人不够,粉丝来凑
普通观众的谨慎态度,让粉丝冲预售的行为格外显眼。
9月26日,《震耳欲聋》开启预售。檀健次粉丝对于这部由他主演的电影极为重视,在他们的发力之下,影片当天冲顶预售票房榜,成为预售阶段最大的黑马。
猫眼专业版推出的国庆档新片云包场实时人气榜直观反映了粉丝的贡献。在榜单的助力明细上,位居前列的除了檀健次后援会之外,还有多个檀健次大粉的包场支持,以及多个檀健次代言品牌的包场支持。
此外,范丞丞粉丝包场支持《浪浪人生》、王安宇粉丝包场支持《毕正明的证明》、陈飞宇粉丝包场支持《志愿军3》,都在助力明细上有所体现。
近几年随着电影市场下行,粉丝冲预售的行为愈发显著,像去年国庆档有《749局》,今年春节档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国庆档的《震耳欲聋》。
在资深电影行业观察者、影评人连城易脆看来,《震耳欲聋》在预售阶段的断层领先,展示了其粉丝群体不俗的实力,也反衬出国庆档预售的冷清,有限的预售都靠粉丝支撑。
面对今年国庆档预售的局面,冷冬表示,电影院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有限。
他更寄希望于创作端能多推出一些年轻导演的作品。
今年带给市场惊喜的电影,基本都是中青年导演贡献的,相比老导演,他们的审美更贴近如今的观众。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创作机会,有助于电影市场的新陈代谢。
在周武眼中,粉丝是电影市场的变量,可以在每个档期引起一些变动,但电影行业的长期发展,是无法维系在粉丝身上的。
他把目前的电影观众划分为常规盘和路人盘。
常规盘有固定观影习惯,但是近年来影院的常规盘流失严重。路人盘需要某种条件才能激活,比如《哪吒2》《731》这类片子,凭借口碑、情绪、宣传等因素,吸引路人盘走进电影院。
“问题是怎么引起路人盘观众的兴趣,其实我们现在也搞不清楚。”
国庆档预售低迷的现实,证明了影院不光丧失了大量常规盘的观众,也吸引不到路人盘的注意力。看来即使拥有了天时地利,还是要在“人和”上下功夫。
(文中周武、冷冬均为化名)
【文/忠犬七公】
发布于:山西省盛达优配-配资证券-杠杆买股-查查看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