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吕璐,今天我们来聊聊李在明称朝鲜核弹马上能打到美国的事儿。
日前,韩国总统李在明前往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期间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韩国招商说明会上曝出了一个大消息,称朝鲜的洲际导弹只差最后一步,一旦完成就可以携带核弹头直接打击到美国本土,而这最后一步就是重返大气层的相关技术。
李在明在纽交所出席韩国经济说明会
然而,细究李在明说这番话的时间和场景,更像是刻意渲染安全焦虑,核心目的恐怕是借助半岛核议题掩盖美韩经济谈判的僵局,试图转移美方注意力,实现安全议题与经济利益的深度捆绑。
此次招商说明会显然是一个关于经济议题的会议,李在明却将安全领域的敏感议题,置于以经济合作为主题的商业场合发布,而且他在渲染完“朝鲜核威胁”后,立即表示:“为了替韩国吸引更多投资及带动经济发展,我会尽力降低与朝鲜有关的安全风险”,
显然,他是在通过夸大“朝鲜核威胁”,将韩国塑造成“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屏障”,进而让美方在经济谈判中让步,用安全领域的“贡献”抵消经济领域的“分歧”。而且李在明的表述比较模糊,只称朝鲜“已处于研发最后阶段,只差重返大气层技术”,却未提供任何具体情报来源或技术佐证。
朝鲜导弹
而且,朝鲜方面也明确表示,朝方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利益。渲染“朝鲜核威胁”根本站不住脚。李在明之所以急于用核危机转移注意力,根源在于美韩经济谈判已陷入停滞,且韩国在谈判中逐渐处于被动地位。
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日前明确要求韩国 “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3500亿美元投资”,并强调 “这是获得关税减免的前提条件”。要知道,韩国外汇储备仅4163亿美元,若按美方要求全额支付现金,外汇储备将跌破安全警戒线。
韩国提出的替代方案是“贷款+担保”模式,但美方拒绝接受这一方案,理由是“贷款不计入美国GDP统计”,且“担保机制可能增加美国财政风险”。双方在支付方式上的分歧已导致原定于9月签署的书面协议无限期推迟。
卢特尼克和李在明
而且美国在谈判中要求,3500亿美元投资项目在本金收回后,90%的利润归美方所有,韩方仅能获得10%,这一条款也让韩国朝野为之愤怒。若接受此条款,韩企将沦为美国的“牛马”,半导体、汽车等核心产业将被掏空。
韩方的想法是,他们至少获得30%的利润,并根据项目实际营收浮动调整分成比例。但美方拒绝让步。
再加上9月初美国移民执法部门突袭韩国工厂,以“非法居留”为由拘捕300余名韩国技术工人,更点燃了韩国国内的愤怒情绪。但李在明深知,若拒绝签署协议,韩国输美汽车关税将从重回25%,韩国车企每年的损失将超30亿美元。但完全接受美方条款又可能被贴上“出卖国家利益”的标签,引发国内政治危机。
李在明和特朗普
所以,李在明才向借“渲染朝鲜核危机”突破美韩谈判僵局,但他的这番言论根本无助于改善半岛问题,与他“降低安全风险”的论调相悖,最终反而可能破坏韩国吸引外资的安全环境,他这步棋下得确实不怎么样。
盛达优配-配资证券-杠杆买股-查查看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